当前位置: 首页--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9周年--要闻纵览--图片新闻

智慧护航 “三个安全”——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运行管理安全高效综述

2023-12-13 16:55 来源:新闻宣传中心

  弹指一挥间,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9周年。9年来,工程运行安全平稳,供水量稳步增长,水质稳定达标,发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9年来,南水北调人始终坚守“三个安全”,不断总结经验,沉积智慧,探索运行管理之路,经受住了暴雨洪水、冰期输水、新冠疫情等一系列考验。

  多措并举  保工程安全

  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是南水北调工程运行“安全、优质、高效”的重要保障。通水9年来,中线公司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从无到有”,提出了中线工程运行管理标准化体系顶层规划,建立了“设备设施、管理事项、工作岗位”全覆盖的标准制度,实现了“形象面貌有改进、管理水平有提升、安全生产有保证”的目标。目前,按照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岗位标准和规章制度四大类、9个分册,针对191项标准制度的《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运行管理标准》已正式出版。

  东线工程遵循“总体规划、分步实施”“试点-推广-提升”原则,稳步推进工程运行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江苏水源公司形成了泵站工程、水闸工程和河道工程运行管理企业标准,出版《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大型泵站标准化管理》系列丛书。山东干线公司取得了安全生产、金结机电、土建工程维护、标识标牌、盘柜及线缆整理标准化多项成果,并获得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河湖长制的推行,为南水北调工程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自2022年1月水利部印发《在南水北调工程全面推行河湖长制的方案》以来,中线工程运管单位和沿线地方党委政府齐抓共管,建立南水北调工程河湖长制协作机制,基本形成了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管理保护体系。中线公司及各管理处积极与沿线各省(直辖市)各级河湖长制办公室建立协作机制。双方共享信息,排查解决工程上下游、左右岸、跨行政区域间影响工程安全的突出问题,建立台账,协调各级河长办推进问题整改。

  通水9年来,南水北调工程成功应对多次极端强降雨、寒流等极端天气和洪水的考验。今年7月,受台风“杜苏芮”影响,海河发生了“23·7”流域性特大洪水,中线工程全线81座河渠交叉建筑物、159座左排建筑物出现过流,6座建筑物超警戒水位……南水北调集团第一时间成立特大暴雨洪水防御工作指挥部,全面部署防汛抗洪抢险工作,迅速掌握降雨、产汇流、洪峰洪量情况,明确重点部位和任务,统筹防汛抗洪和供水保障。中线公司实行河渠交叉等重点建筑物24小时盯防,组织6000多人日夜坚守在渠道一线,备足抢险力量和物资设备,保障了工程安全平稳运行和沿线地区生产生活用水。

  智慧调水  保供水安全

  近年来,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持续加强调度运行的智慧化信息化水平,统筹推进中线工程输水能力挖潜提升。

  为确保中线工程大流量输水常态化安全有序,中线公司分析影响总干渠过流能力的制约因素,提出卡口渠段和建筑物清单。组织专门力量做好总干渠桥梁墩柱周边流态优化试验研究、输水渡槽流态优化试验研究。中线郑州管理处成立郑州段输水建筑物流态优化试验研究项目专班,从优化流态、降低糙率等方面着手,降低水头损失,挖掘输水潜力。据专班负责人孙营介绍,中线郑州管理处辖区卫河、十八里河、金水河、须水河4个导流墩较计划提前10天完成。

  多年的运行管理,为冰期输水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中线公司已建立气象、冰情监测和预警会商工作机制,通过应急管理指挥系统、中线天气软件、中央气象台网等多途径实时监控,实现对暴雪、冰冻、寒潮等天气动态监测。依托冰期输水原型观测,启用冰情观测信息化平台推送水温及冰情信息,为预警预报和冰冻灾害预防决策提供技术支撑。通过认真整理分析历年冰期运行数据,总结规律,精准把控各类保障设备的启停条件,冰期输水能力逐年提升。实施科学动态调度,优化供水结构,基于气温、水温、冰情预测,建立了冰情预报预警系统,开发了冰期监测和运行调度平台,创新应用拦冰、融冰、扰冰、排冰系统化措施,保障了冰期输水安全和工程效益发挥,连续9年实现了冰期输水安全平稳运行,近两年冰期输水期间多供水超5亿立方米。冰期输水关键技术及措施已成为南水北调集团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为北方地区长距离、跨流域引调水工程调度运营管理积累了宝贵经验。

  中线的冰期输水重在动态优化调度,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提升冰期输水效益,缓解冬季用水的供需矛盾。目前,中线工程2023—2024年度冰期输水已启动,沿线104道拦冰索维护安设到位,180套融冰设备、111套扰冰设备维护调试完毕,15座排冰闸及4套液压耙冰机检修工作已全部完成。各级调度管理机构密切关注气温、水温变化,根据实时预报及观测结果及时动态调整运行水位和输水流量。中线定州管理处还通过简单的小发明创造,实现了扰冰装置随水位变化自动调整的功能。

  “通过信息一体化管理平台,实现了远程一键开停机、智慧控制与运行维护。”山东干线公司党委副书记高德刚告诉笔者,邓楼泵站是山东南水北调工程首个完成自动化升级改造的智慧泵站。

  山东干线公司不断升级改造调度运行系统,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动态监测网络,不断提高水量优化调度、远程集中控制、智能管理决策、应急响应处置等水平。启用两级调度中心,上线运行信息监测与管理系统、闸(泵)站监控系统和水量调度系统,实现从水源到用户的全过程精准调度。逐步完成邓楼泵站、东湖水库等自动化升级改造,实现数据分析挖掘与智能化管理。

  江苏水源公司开发建设的南水北调江苏智能调度系统,成功实现大型泵站群“1键1分钟开启1台机组”远程监控模式,获评2021年智慧江苏标志性工程。“江苏南水北调智能调度运行管理系统的创新与应用”项目,荣获2023数字江苏建设优秀实践成果“十佳”案例。据江苏水源公司党委副书记徐向红介绍,在数字孪生洪泽站先行先试建设过程中,自主研发了大型泵站智能调控模型、设备安全评价模型等,有效提升了大型泵站的输水安全和高效运行。“数字孪生南水北调洪泽泵站建设”获评2022年智慧江苏重点工程。

  稳定达标  保水质安全

  在中线郑州管理处水质监测点,水质专员樊功川抛出取样器,清澈透明的水样被取回。南水北调,成败在水质。为稳步推进水质监测、水质保护、风险防控等水质保障工作,南水北调东中线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加强水源区和工程沿线水资源保护,抓好输水沿线区和受水区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完善水质监测体系和应急处置预案,将优质南水送入千家万户。

  为更好保障水质安全,中线公司依托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长距离调水工程水质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等项目,开展中线总干渠水质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工作,对总干渠输水水质进行全面体检,不断优化完善中线总干渠水质监测预警能力,全面提升水质安全保障能力,输水水质稳定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Ⅱ类标准,满足供水要求,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送”。

  中线公司健全水质信息共享及水质安全保障会商机制,与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公司定期会商水质保护工作,与沿线四省市定期共享水质监测信息,与地方政府联合举办突发水污染应急演练,确保水质安全。充分利用数字孪生管理平台,构建水质保护业务场景,动态掌握中线水质监测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数字孪生平台集成中线13座水质监测自动站、30个固定监测断面等各种水质指标实时数据,实现了全线水质多参数监测告警。水质专员可利用水质保护模块,辅助开展突发水污染事件桌面推演。在中线河南分公司桌面推演现场,接到郑州管理处事故模拟情况的现场报告后,水质专员在平台输入污染物相关信息,调用污染物输移扩散模型,即可模拟污染物扩散过程。看着大屏幕上的信息,水质专员说:“通过数字孪生平台的构建,实现了示范段内污染物入渠后的污染扩散情况的快速模拟,并迅速给出处置建议,大大提升了应急响应速度。”

  东线工程水质稳定达标。江苏水源公司积极配合治污工程建设,建成水文水质监测中心实验室,以及宝应、龙河口、蔺家坝等水质自动监测站。调水沿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达80%以上,调水期间各考核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国家Ⅲ类水标准,让东线沿线成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亮丽风景线。山东干线公司持续提升水质应急监测和在线监测能力,实施放鱼养水、绿化养护工程,探索跨单位、区域、流域的水环境保护协调机制,确保水质稳定达标。

作者: 王乃卉 责编: 瑶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