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集团要闻
加快构建国家水网 重塑我国水资源分配格局
2024-03-14 10:17   来源:新闻宣传中心 【字体:      】   打印    

加快构建国家水网 重塑我国水资源分配格局

——南水北调集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3·14”重要讲话精神综述

  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上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这是新时代治水工作的根本遵循,这是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运行管理的指路明灯,这是南水北调集团发展壮大的行动指南。

  十年砥砺奋进,十年春华秋实。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至今,累计调水超过690亿立方米,祖国大地上多了两条纵贯南北的大水脉,南水逐步成为助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极大促进了沿线地区的治水步伐,海河流域过去“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现象一去不复返。一路奔腾10余载,南水润物无声,助力建设美丽中国,重塑我国水资源分配格局。

  南水北调集团成立以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论述以及南水北调、国家水网建设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把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三先三后”原则贯穿工程规划建设运营全过程,充分发挥工程社会、经济、生态综合效益,加快推动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和国家水网建设,不断探索创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体制机制,切实发挥央企市场主体和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均衡我国战略发展空间。

坚持节水优先

  实践证明,节水是南水北调受水区的根本出路。

  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以来,南水北调集团始终坚持调水节水“两手都要硬”,统筹加强需求和供给管理,推动受水区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四定”原则,加强节水管理,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

  如今,南水北调已经成为沿线40多座大中城市280多个县市区不可或缺的重要水源,直接受益人口超1.76亿人,有力地促进了受水区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布局优化和节水工作深入开展。

  “有多少汤泡多少馍”,南水北调受水区把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承载力作为刚性约束,贯彻落实到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中。河南省大力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农业农村领域节水增效、工业领域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重点地区节水开源、节水科技引领、节水政策体制改革、节水市场机制创新等八大节水行动。

  南水北调受水区进一步强化法治手段,加大对水资源利用的保护和监督。2016年5月1日,《江苏省节约用水条例》颁布实施。随后,《河北省节约用水条例》《山东省节约用水条例》《天津市节约用水条例》《北京市节水条例》等先后颁布实施。

  一系列措施下来,效果显著。在节水的倒逼作用下,南水北调受水区推进区域发展方式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显著提高。京津冀地区在用水总量仅增长46%的情况下,GDP增长5倍多,成为中国经济第三增长极。据水利部统计,截至2023年底,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京津冀地区(覆盖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受水区)年用水量1万立方米以上的工业服务业单位实现计划用水管理全覆盖。

  目前,天津市万元GDP用水量已降至20.57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至8.48立方米,再生水利用率达到45%,主要节水指标保持全国先进水平。河北省围绕南水北调受水区用水总量和强度控制指标体系,持续深化水权、水价改革,健全节水制度。北京市把再生水源作为节水工作的重要突破点,再生水和雨洪水被用于景观美化与植被灌溉,成为北京的“第二水源”。

  “南水北调工程有力促进了受水区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南水北调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蒋旭光在第三届中国节水论坛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的重大水利工程原则科学论证,科学确定工程规模和总体布局,扎实推进后续工程和国家水网建设,当好现代水产业链“链长”,以南水北调和国家水网事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推进布局现代节水产业、参与现代灌区建设,全面助力节水型社会建设。

  南水北调集团成立以来,不断加大节水宣传力度,以全国水情教育基地、中央企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等为载体,举办南水北调公民大讲堂、南水北调开放日、南水北调品牌宣传日,积极开展国情和水情教育,普及南水北调科学知识和节水意识,开展各类宣传活动,多途径投放公益广告,营造浓厚的节约用水氛围,增强了全民节水意识。扎实开展节水机关建设工作,纠正浪费水的错误行为,设立节水宣传员、设置节水宣传展板、张贴节水标识,采用节水器具和先进的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争当示范和标杆。

均衡发展空间

  我国的基本水情一直是夏汛冬枯、北缺南丰,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南水北调集团始终坚持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均衡的原则,初步构筑起我国“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水网总体格局。

  东中线一期工程沟通长、黄、淮、海四大流域,既抗旱排涝,有力保障沿线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又利用汛前腾库容有利时机生态补水,充分发挥工程综合效益,确保了受水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东线北延应急供水工程通水运行后,长江水抵达河北、天津等地,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局面进一步得到缓解。

  南水通过一个个分水口、上千个提灌站、十多个调蓄水库、湖泊和数百个水厂,以及无数条地下输水管线,奔向城乡的工厂企业,流向千家万户。东线一期工程在江苏境内形成一个不规则的大麻花辫子状水网,利用京杭大运河线路,综合运用运东和运西两条线路输水,受水区供水保证率提高了20%至30%。在山东省构建起“T”字型骨干水网格局,13个设区市实现供水目标,联合调度优化配置长江水、黄河水、当地水。

  中线一期工程通水后,北京市相继建成沿着五环及西四环的输水环路,以及密云水库调蓄工程,供水水网犹如一个“10”状的三水联调水安全保障格局。天津市逐步形成一个以南水北调、引滦输水工程一横一纵为骨架横卧的十字型水网,与尔王庄、王庆坨五座水库互联互通、互为补充、统筹运用。

  中线一期工程在河北省与邢清干渠、石津干渠、保沧干渠、廊涿干渠等配套工程相连,形成了一纵四横梳子状的供水大动脉。在河南省形成了南北一纵线、东西多横线的一个鱼骨架供水水网,供水覆盖南阳、平顶山、许昌、郑州等11个省辖市。

  已经全面开工建设的引江补汉工程,连接南水北调和三峡工程两大国之重器。工程建成后,进一步打通长江向北方输水通道,提高中线工程供水保证率,缓解汉江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问题,将对保障国家水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发挥重要作用。

  《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提出构建国家水网之“纲”,以南水北调工程东、中、西三线为重点,科学推进一批重大引调排水工程规划建设,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南水北调集团确立了“志建南水北调、构筑国家水网”的战略使命,扎实推进后续工程规划建设,加快完善“四横三纵”布局体系,畅通国家水网大动脉。

  近年来,南水北调集团以《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修编为抓手,聚焦后续工程规划建设,以加快推进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和东、中线后续工程等国家水网主骨架、大动脉建设为牵引,统筹做好各层级水网建设,发挥水网工程整体效益,有效提升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从空间均衡的角度加快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

  目前,已经完成中线沿线调蓄体系研究,有序推进雄安等调蓄库立项建设,完成西霞院连通工程可研初稿,基本完成东线北延巩固提升可研编制,多轮次组织开展东线二期可研深化和分期方案研究。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将进一步完善 “四横三纵”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筑牢国家西北地区生态安全屏障,保障国家生态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和城乡供水安全,解决东西部发展不均衡,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目前,南水北调集团按时完成西线工程12项重大专题研究,积极开展西线工程量价协议、综合开发模式等调研协调论证,全力推进加快西线工程规划建设,力争“十四五”末实现开工建设。南水北调集团正加快筹建项目法人机构,全力推进前期工作。

  南水北调集团坚持战略思维,科学谋划参与国家水网建设的方向路径,制定印发集团贯彻落实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实施意见,推动加强国有资本对骨干水网的控制,紧盯东北水资源配置工程,甘肃白龙江引水、四川长征渠引水等骨干输排水通道和黄河古贤、黑山峡等重大枢纽节点,“一项一策”积极跟进重点项目。

  南水北调集团全面对接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积极科学谋划区域布局、产业布局,扎实推进骨干网、区域网、地方网建设。进入2024年,引江补汉工程7个主体施工标进场施工,工程进入全面施工新阶段。1月26日,国家水网重大项目——开化水库工程上瑶上游输水隧洞全线贯通,成功实现了开化水库库区与输水区的“会面握手”。与此同时,南水北调集团在浙江、安徽、云南、重庆、海南、河南、甘肃、陕西、内蒙古、青海、辽宁、天津、河北、湖北等省市加速布局,一批重大项目正加速落地实施。

改善河湖生态环境

  南水北调集团坚持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全力促进改善工程沿线江河湖泊的生态面貌。

  东线一期工程实施极大促进了江苏省和山东省的综合治污力度。通水前,江苏、山东平均每年COD和氨氮入河总量约为51万吨和5万吨。通水后,COD和氨氮入河总量减少了85%以上,水质断面达标率由3%提高到100%,南四湖水质由劣V类提升到Ⅲ类,成功跻身全国水质优良湖泊行列。

  南水北调全力助推地下水压采,促进华北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2020年,华北地区浅层地下水水位持续多年下降后首次实现止跌回升。截至2023年底,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水位已连续8年回升,累计回升10.64米。

  东线一期工程通水以来,向沿线生态补水约11.9亿立方米,受水区的水域面积增加到1.5万平方公里,林草地面积增加126平方公里,改善了江苏段里下河腹地水质,助力白马湖等湖泊退圩还湖,助推徐州境内潘安湖、安国湖、大沙河西等生态湿地建设。里运河、中运河、古黄河等干线和支线河道被打造为风景秀美的城市景观河道。沿线调蓄湖泊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济南“泉城”再现四季泉水喷涌景象。

  自2019年以来,东线北延应急供水工程调水累计过黄河向河北、天津5.88亿立方米,其中向京杭大运河补水3.34亿立方米,两次助力京杭大运河实现全线水流贯通,切实增强了北方地区经济发展后劲,有效助力了华北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华北地区河湖生态环境复苏等专项行动。

  据统计,中线一期工程已累计向北方50多条河流进行生态补水,补水总量近100亿立方米,华北地区一大批河湖重现生机,河湖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白洋淀淀区面积扩大到近300平方公里,水质提升至Ⅲ类标准,“鸟中大熊猫”青头潜鸭安家落户,消失已久的鳑鲏鱼再次现身。

  滹沱河曾经是风沙源、纳污坑、垃圾带,现在已成为石家庄市的后花园、发展轴、新空间。泜河是河北隆尧县的重要河流之一,曾经河道荒凉如沙漠,如今,泜河实现“新生”,形成了约760万平方米的水域面积。

  2021年8至9月,中线一期工程通过北京段大宁调压池退水闸向永定河生态补水,助力永定河实现了1996年以来865公里河道首次全线通水。2021年10月1日,通过南水北调密云水库调蓄工程,使得北京密云水库蓄水量突破历史最高纪录35.79亿立方米。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向沿线河流生态补水,有力促进沿线水上活动和水上旅游等产业发展,传承发扬中华优秀水文化和传统文化。2023年中国龙舟公开赛(河北·石家庄站)暨河北省全民健身大会龙舟比赛,展示了水生态文明建设和城市面貌精彩蝶变的丰硕成果。在2023年端午假期,南水北调受水区白河、淇河、海河等河流纷纷上演了一场场龙舟赛体育盛宴。

坚持两手发力

  加快构建国家水网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统筹解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问题,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南水北调集团坚持“两手发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争当国家水网建设的国家队、主力军。在上级有关主管部委的大力指导支持下,全面加强与各省市战略合作,积极参与国家骨干水网和区域水网、地方水网建设。

  南水北调集团已经与20多个省区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合作省份落地项目100多个。积极参与区域水网规划编制,大力推进水网建设运营体制机制创新,通过水价改革、水权交易、投融资体制创新、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等手段,切实增强国家水网建设的生机活力。推进建立现代公司制法人主体,充分发挥引江补汉、开化水库等重大水利工程的强引擎作用,通过合资建设、增资扩股、投资并购、控股、参股等方式广泛合作,引领带动各类经营主体参与水网工程投资建设运营。

  2023年3月,水务投资公司更名水网水务投资公司,成为国内首个以水网为行业注册的中央企业。目前,水网水务投资公司已经收购安徽广德市原水和自来水运营项目,并购京水公司,通过收购和自主申报,新获水利、市政总承包一级等资质。新能源投资公司围绕“调水+”,成功摘牌重庆云阳抽蓄项目,生态环保公司开工建设焦作马村“云台·天河”EOD项目,青海公司全力推进首批青海100万千瓦光储牧一体化新能源基地开发建设。通过围绕南水北调和国家水网建设运营不断延长产业链条,壮大集团综合实力,推动发挥工程全生命周期综合效益。

  南水北调集团围绕推动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努力争取政策性、开发性、商业性金融政策支持,拓展企业债、REITs等资金筹措渠道,多方位筹集水网建设资金,成功引入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投入资本金15亿元,用于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工程建设。经过深入比选和谈判,江汉水网公司最终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共8家银行签署引江补汉工程贷款合作协议。

  南水北调集团在有效利用政府投资、金融机构贷款的同时,“试水”发行公司债券。2023年1月12日,首期20亿元私募公司债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为更好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和国家水网建设打通了新的渠道。

  成功的商业合作模式是项目落地的关键。南水北调集团不断创新商业模式,推进“调水+”水务、新能源、生态环保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在浙江开化水库项目中,率先采用特许经营方式,特许经营期30年(BOT模式投资建设)。安徽淠史杭现代灌区项目走出一条“现代灌区+农业”的发展新模式,海南定安水资源利用及水环境治理项目开工建设,被省领导树为标杆项目,标志着央地合作“水管家”模式探索取得新突破。安徽凤凰山项目形成从“水源凤凰山”到“终端供水户”的捆绑特许经营模式,辽宁辽阳现代灌区以TOT模式开创了央企参与现代灌区建设的先例,在青海、内蒙古探索了“水能融合、以电补水”模式等等。

  同时,不断创新央地合作模式。南水北调集团组建青海公司,承担集团公司在青海的市场化综合业务投资平台、经营开发平台和融合发展模式创新平台。组建中原区域总部,作为集团派出的高端经营协调中心。成立水网发展研究公司,打造第一个专业性研究咨询机构,加快拓展集智库与规划设计于一体的业务板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水网建设起来,会是中华民族在治水历程中又一个世纪画卷,会载入千秋史册。南水北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一渠清水既连通南北,发挥着“四条生命线”的重要作用,更承载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和国家水网建设是描绘新时代治水兴水画卷的巨椽,南水北调集团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思路为指引,牢记“志建南水北调、构筑国家水网”初心使命,坚决扛起“三个企业”责任担当,深入实施“通脉、联网、强链”总体战略,为重塑我国水资源分配格局、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积极贡献南水北调力量!

作者:许安强  责编:魏永静